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是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吸收原理,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、工业生产和科研领域的气体分析仪器。由于其高精度、可靠性和实时监测的特点,已经成为测量二氧化碳浓度的主要工具。为了确保其准确性和长期稳定性,校准和维护是非常重要的工作。
一、校准步骤:
1、选择标准气体:校准时应选择已知浓度的标准二氧化碳气体,一般选用高纯度的二氧化碳气体或混合气体,浓度应与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的工作范围接近。
2、设置参数:在校准前,确保处于稳定工作状态。检查温度、压力等工作环境是否符合要求,并调整为合适的工作状态。
3、通入标准气体:将标准二氧化碳气体导入仪器的检测单元,记录读数。在此过程中,可能需要多次调整流量或气体的浓度,使得读数稳定。
4、调整零点和量程:通过调整零点(无气状态下的输出)和量程,确保输出与标准气体浓度一致。通常,在校准过程中,会自动进行零点校准,然后根据标准气体的浓度调整量程。
5、记录校准结果:校准完成后,需要记录校准结果,并生成校准报告,确保每次校准都有依据,以便跟踪仪器的性能变化。

二、维护技术
1、定期清洁:由于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依赖光学元件(如红外光源、透镜和探测器),这些元件可能会受到灰尘、污垢或气体污染的影响,导致测量不准确。因此,定期清洁光学元件和传感器非常重要。清洁时应使用专用的清洁工具和溶剂,避免损坏光学组件。
2、光源检查和更换:光源是其核心部件之一。光源老化或性能下降可能导致光强度减弱,影响测量精度。应定期检查光源的工作状态,并根据使用情况适时更换。
3、检查气体通道和密封性:气体通道和气密性对测量结果至关重要。如果气体通道存在泄漏或阻塞,会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。定期检查气体通道的连接部位,确保密封性良好。
4、探测器校准:探测器负责接收穿过气体样本后的红外光信号。如果探测器出现故障或灵敏度下降,可能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差。定期进行探测器的检查和性能测试,确保其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符合标准。
非分散红外二氧化碳分析仪的校准和维护是确保其高精度、高稳定性的关键环节。校准工作需要使用标准气体,定期进行零点和量程的调整;维护工作则包括定期清洁、检查光源和探测器、确保气体通道的密封性等。通过这些措施,可以延长使用寿命,减少故障发生,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